利空因素偏多 2015年煤市開年不利
2015年開年,我國煤炭行業整體利空因素仍占主流地位,當前利好因素為《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對進口煤限制和沿海大型煤企聯合挺價,除此之外,下游終端用戶剛性需求采購為主,采購量并無明顯變化。從目前形勢看,第一季度煤價弱勢下行可能性較大,主產地方面已基本初現端倪,新年第一周陜西榆林地區煤礦坑口價統一下調10~15元/噸,之后內蒙古鄂爾多斯局部地區小幅下調5~15元/噸,山東地區中旬主流局礦降10元/噸左右,受此影響,預計1月中下旬該狀態或將逐漸向港口方向傳導。
價格方面,以主產地山西大同地區為例,2012~2015年間煤價降幅令人觸目驚心,從最高位750元/噸左右,降至當前403元/噸左右,跌347元/噸,跌幅高達46.27%,且上半年下行預期仍較濃厚,超跌50%以上為大概率事件。
“庫存魔咒”仍無解,且2015年仍是抑制煤價上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從近幾日秦港煤炭庫存量走勢看,港存壓力有所緩解,主要得益于供應方鐵路調入量減少,進一步走低至不足60萬噸,亦側面反映其發運積極性不高,存煤量當前繼續持穩運行在700萬噸以下水平,1月14日更是刷新月內低位至682萬噸。
周邊港方面,在作業船不足影響下,曹妃甸港裝船發運量僅22萬噸左右,鐵路調進量則大幅下滑至20萬噸以下,庫存量再減2萬噸至644萬噸,創去年11月下旬來最低水平。1月14日曹妃甸港錨地仍無待裝船,且全港因大霧而被迫封航,裝船發運作業受較大影響。京唐港區延續去庫存走勢,當前存煤量已降至480萬噸。
受采購到貨周期因素影響,沿海六大電廠合計電煤庫存量再度下探至1310萬噸以下,合計日耗量則回升至72萬噸以上,日耗和庫存疊加作用使存煤可用逼近18天。在耗煤量已至高位水平,存煤仍明顯偏高情況下,致市場參與主體對后期煤價走勢較悲觀,預計短期內電廠采購補庫意愿也不會很高。
年度大戲2015年大型煤電企業煤炭合同價談判方面還有哪些看頭?時至1月,雙方談判等方面各種新聞魚龍混雜,令人眼花繚亂,卻惟獨當事人仍處博弈中,并不知情。合同價從中煤協要求的550元/噸,降至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傳聞的530元/噸,其撲朔迷離走勢使大部分業內參與主體觀望、謹慎心態加強。
期貨市場方面同樣受此影響較大,多空膠著,從當前形勢看,空頭占據優勢,但仍無結果的談判令雙方均對自己的判斷猶有很大懷疑,最終定價成其較大不確定性因素之一。
近日聽聞當前最新談判價510~515元/噸,但電企方面認為過高,其希冀價位在510元/噸以下,據卓監測,知情人士透漏,神華方面510元/噸至今仍未談攏,雙方仍在博弈中,故至當前,煤電企業年度合同價其實并無定論。
在下游電企等用煤戶多元化供應方可供選擇情況下,選用性價比較高煤炭成其重要目標之一,當前Q5500秦港主流成交價505元/噸左右,低者500元/噸左右,近日有所下滑,但神華掛牌價529元/噸,與市場價相差較大。且"買漲不買跌"心理作祟,在預期看淡背景下,終端用戶觀望心態更是加重價格和產銷等方面負擔,故卓創資訊預計,510元/噸或515元/噸,其本質意義差別不大,最根本仍要遵從供需關系的選擇,與此同時,年度鎖定價能否執行仍需觀察,510元/噸以下為大概率事件。
- 上一篇:現價下行跡象 焦炭窄幅振蕩 2015/1/20
- 下一篇:新州對華煤炭出口增兩成 20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