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工業內部出現分化 鋼鐵等最困難
“調整中穩步推進?!边@是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對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趨勢基本特征的判斷。
在7月24日舉行的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他認為,從工業生產角度來看,雖然增速比往年略有放緩,但工業運行已趨于平穩,并開始有所回升。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9.3%回落0.5個百分點,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
對于下半年的經濟走勢,鄭立新表示:“我們判斷下半年社會總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外貿需求有望進一步趨穩。預計工業下半年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P>
工業內部出現分化
雖然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這份增長卻來之不易。
“與五年前、十年前相比,我們的工業經濟體量已經非常大,現在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數量,增長的量級是不一樣的,實現的難度也明顯不同?!编嵙⑿抡f,雖然增速比往年略有放緩,但當前工業發展的良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這在上半年經濟數據中也得到印證,制造業、消費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運行都出現了積極變化。
以工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高于整個工業增加值1.1%,較上年同期僅回落了0.1個百分點。
鄭立新表示,穩中有進還表現在工業企業的效益仍然保持著良好水平。
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28萬億元,同比增長9.8%,快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制造業的利潤增速更是達到13.8%。
“工業增幅和整個宏觀經濟的趨勢是一樣的。”國資委研究院研究員胡遲對記者說,這也和“十二五”以來前高后低的經濟周期一致。
事實上,自“十二五”以來,工業增加值的目標一直在逐年下調,2011年與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目標穩定在11%,到2013年則調整為10%,而今年的預期目標增長9.5%。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工業增速放緩,與整個宏觀經濟下滑的大背景有關,更多是受產業結構調整,淘汰過剩產能所影響。
“工業經濟也面臨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變化帶來的下行壓力,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生產經營遇到較大困難?!惫ば挪窟\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說,工業內部出現了一些分化的趨勢,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部分高耗能行業,特別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生產增勢明顯放緩。
從效益情況來看,目前最困難的要屬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霸谑袌鲂枨蟛蛔愫彤a能嚴重過剩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下,行業生產經營狀況十分困難。”他說。
數據顯示,前5個月煤炭行業企業虧損面達27%;鋼鐵行業從去年9月份以來,鋼材的價格持續下降,目前的價格已降到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大項目帶動下半年工業投資
中央陸續出臺一系列穩增長“組合拳”,僅7月,先后召開4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措并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以及決定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等措施。并將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工信部。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看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投資措施,將在下半年集中顯現,拉動工業增速繼續回升。
“工業投資作為四大類投資之一,直接影響工業增速?!焙暝醋C券高級分析師范為對記者說,今年工業投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
他認為,高鐵、棚戶區改造、核電等一些重大投資項目,會帶動下半年工業企穩回升。
據了解,今年以來經過3次上調,鐵路投資金額已由6300億元增至8000億元以上;此外,國開行獲得3年期1萬億元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將定向支持棚戶區改造。
“這些大項目不僅起到穩增長的作用,同時具有民生屬性?!焙t說,我國地域范圍大,發展存在不平衡,投資余地很大。
在穩增長基調下,市場信心在逐步恢復。國家統計局制造業PMI指數顯示,制造業連續4個月回升,6月達到5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的降幅也在逐月收窄。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我國正在從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轉型。
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近一半,繼續保持增速快于工業,且占GDP比重繼續提高的勢頭。這種趨勢將對中國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各個方面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 上一篇:中鋼協:前5個月鋼鐵行業主營業務虧損40億 2014/7/28
- 下一篇: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我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70% 201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