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先天不足”耐材強省的締造
耐火材料是為高溫工業服務的基礎材料,與工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浙江省的耐火材料研制、生產起始于上世紀50年代初,其耐材資源并不具優勢,卻是我國耐火材料生產強省之一,培育出國內多家知名的耐火材料企業。那么,浙江省耐材行業是如何快速發展的,是如何將一個不具有耐火材料資源優勢的區域發展成為國內耐火材料主要聚集區的?
快速發展 形成競爭優勢
據中國耐火材料協會統計,2011年浙江省全省產量為84.77萬噸,居全國第五位,銷售收入居全國第五位。據浙江省耐火材料協會統計,全省耐火材料企業320余家,全省耐火材料行業年工業產值估計90億元左右。
隨著改革開放,浙江耐火材料企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產品覆蓋了多個領域。由于臨近上海,借助上海工業門類比較全的優勢,該省近幾年培育出一些如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自立)等優勢耐火材料企業。而一些小型企業的單項產品也具有國內外技術領先優勢。可以說,浙江耐火材料行業與浙江其他行業類似,是借用全國技術、資源,加上傳統的創業精神發展起來的。
加快轉型升級是當務之急
國際上面臨著歐債危機,國內又面臨著用工、用地、融資難等不利局面,促使企業必須轉型升級,求得自我提升。由于耐火材料行業核心技術不明顯,造成行業整合較難,從而發展多年依然是生產集中度較低;而行業進入門檻低的自身特殊性,造成多年來“小而散”的局面,但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及行業自身發展規律決定了耐火材料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
一是下游產業結構調整,迫使耐火材料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如鋼鐵、水泥、發電用鍋爐等行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對耐火材料企業資金、管理、營銷、人才儲備等綜合實力提出更高要求,企業必須適應這種變化,進行相應的產業結構升級。
二是原材料價格將持續升高。耐火材料所需的主要資源型原料高鋁礬土,由于工業氧化鋁、電解鋁的高速發展,對其需求量大,造成耐火材料工業用高鋁礬土日趨緊張。從長期來看,這種情況將愈發嚴峻。類似的情況,也出現于石墨、鎂砂等耐火材料基礎原料上。
三是經濟社會環境發生變化。環境保護、節能降耗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這就決定了耐火材料企業必須將以前的環境成本內部化,改變原來的直接燃煤生產方式,而使用高成本清潔能源的前提必須是生產附加值較高的高檔產品。
四是有效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員工薪酬上漲是一個不可逆轉而且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要把工資成本上漲的因素降低,只能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必須提升生產設備自動化水平,改善生產環境,倒逼企業主動提升裝備水平。
從長期觀察來看,浙江耐火材料行業受到的制約因素越來越多,如何克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障礙,結合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發展壯大行業,是擺在浙江耐火材料企業及各級政府管理部門面前的一個課題。
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各行各業按照“兩頭在外”即“原料在外、市場在外”的發展途徑,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耐火材料行業也是如此。總結浙江耐火材料行業發展的歷程,“創新”的靈魂貫穿于整個過程中,而且是包含技術、經營等全方面的創新。
首先是技術創新。浙江耐火材料行業初期大多數技術都是引進,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不強,企業的自主研發較少,制約了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進入21世紀,大多數企業都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開始建設自身的研發機構,添置高端研發設備,向自我開發與聯合開發轉變。目前,全省耐火材料行業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有1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并與武漢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中國建筑材料研究院、寶鋼等科研院所及大型企業建立聯合研究單位,共同開發相關技術與產品。2008年,浙江東瑞高級陶瓷有限公司公司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浙江自立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與浙江省科技成果轉化獎二等獎。通過持續創新,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處于國內前列,如浙江自立的無碳鋼包磚、低碳鎂碳磚、RH用無鉻化耐材都處于國內前列。
其次是經營創新。近幾年,耐火材料銷售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由單純賣產品提升到賣服務,從而提高了產品附件值。從1998年開始,浙江自立等企業在原上鋼五廠100噸電爐鋼包上開始探索噸鋼結算模式,經過多年積累,這種模式于2005年在寶鋼不銹鋼分公司全面推開。從2008年開始,寶鋼股份公司按照使用區域的不同,分區域承包,在這次承包過程中,浙江耐火材料企業又獲得了優勢的市場份額,如浙江自立承包鐵水包、鋼包70%的份額,滑板總承包商的資格。通過整體承包,降低了鋼鐵企業的使用風險,增強了盈利能力,提高了市場門檻,培育了核心技術,推動了企業發展目標的轉變。這也是為什么浙江耐火材料企業盈利能力比較強的主要原因,也說明只有依靠經營模式創新,才能使企業自身處于有利的地位。
未來發展思路探討
雖然,浙江耐火材料企業在高溫工業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但耐火材料是嚴重依靠耐火原料的行業,從長遠來看,如局限于省內資源是難以跨越這個發展“瓶頸”的,應從全國乃至全球視野來尋找發展機會。
一是必須堅持全面創新。
除繼續堅持技術創新與經營創新外,還應從組織、資本、行業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
組織創新。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建立一個穩定的公司組織。目前,大部分耐火材料企業初期創業者已經開始或接近交班的時期。從調查來看,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進行了交班工作。其第二代經營管理人員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有的還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但也有一部分企業存在一些問題。從企業長久發展來看,應該交給善于經營的人員來打理。企業領導者的思路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資本創新。目前,全國上市耐火材料企業有8家,估計未來3年內,浙江或將成為同行業企業上市最多的省份。一些經營比較好的耐火材料企業應考慮如何利用國家的一些融資手段,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價值。而一些非上市企業,則可以考慮通過其他方式引入資金,并降低融資成本。
行業管理創新。浙江省耐火材料行業協會于2009年成立,是省內耐火材料企業自我管理的一個平臺。協會成立之初,就與有關科研單位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專利等技術成果將向中小企業轉移,促使中小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協助中小企業建立研發體系和質檢體系,實現產研結合,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的研發和質檢能力。下一步,協會將進一步推動省內耐材企業的整合。
二是合理利用國內外資源。
浙江省內耐火材料企業雖沒有可依靠的自然資源,但在30多年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進一步“走出去”、“引進來”,獲取各類資源,謀求自我發展。
走出去獲得自然資源。省內幾家大型企業已經在一些主要耐火原料資源產地開始建廠或做前期調研。更重要的是,有關優勢企業不僅應走出省外,還應走向國際,在國內外獲得發展所需的自然資源。
引進來獲得智力資源。該省有的耐材企業除了與一些國內知名院校合作外,還引進了大部分技術人員。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應積極引進擁有國際知名耐火材料企業工作經驗的管理與技術人員,努力向發達國家的管理與研發水平看齊。
三是加強品牌建設。
浙江自立等一些處于省內領先的企業,之所以在客戶與業內獲得一定聲譽,與他們長期堅持提升產品品質和企業競爭力密不可分的。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應該加強品牌建設。
總之,新的經濟形勢,意味著耐材企業到了檢驗自身內功、打造優勢競爭力的時候。今后,浙江耐火材料行業在發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滿機遇。 (中國冶金報)
- 上一篇:20日鋼市判斷:上行再顯疲態 鋼價弱勢盤整 2012/12/20
- 下一篇:山東省完成190萬噸落后鋼鐵產能淘汰任務 20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