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半拍”妙用談
鋼材貿易活動中有一些微妙的“半拍”規則,貿易商對市場“半拍”節奏的妙用,往往關系到企業盈虧,關聯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筆者簡要收集梳理探討如下,謹饗廣大鋼貿朋友。專業冷軋鋼,軋鋼,冷軋板卷,冷軋帶鋼,電解板,電解卷,冷軋鋼價格行情,冷軋板卷生產廠家。
資源訂購,慢“半拍”:協議戶每個月都會向所代理鋼廠訂購資源,在實際操作中,暗含有一些小竅門,經驗是對鋼廠訂購或許可以慢“半拍”。每一個市場在不同時期都會出現不同形態的少量規格緊缺情形,而這時候該規格存有現貨的商家自然可以高價出貨。如果想提前踩準這個節拍,除了在訂購計劃報送之前細致的了解市場庫存結構外,還得與鋼廠相關部門搞好關系,知道下個月市場有哪些正常需求的資源,是其他代理商訂購較少的部分,從而實現規格上的異化和補差經營。
囤貨待漲,快“半拍”:貿易商經營活動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很重要的一步是找準機會囤貨待漲。在市場跌勢將近、漲勢端倪出現之初,由于各貿易商操盤的水平不一,往往有許多貿易商仍在猶豫,也有許多貿易商在繼續追求出貨量,操盤水平的不對稱性就會給一部分商家創造機遇,提前市場兩到三天囤貨,進貨成本就能獲得比其他商家低不少,后期經營的活動空間和盈利空間也就會大于其他商家。并且還會有一些附帶的效果,那就是當形成了一貫的準確性之后,其收貨動作就能夠對市場形成引導,甚至可以由于這部分商家的收貨而在當地市場自行創造出一小波行情。
獲利出逃,快“半拍”:在成本較別人低的情況下,也就獲得了比別人更大的活動空間,同樣借助于操盤水平的不對稱性,當漲勢將近,跌價波段出現端倪的時候,可以稍大幅低于其他商家出貨,取得放量成交的效果,進而避免在未來可能出現的跌勢中損失利潤額,從時間推進的角度看,在跌價時段早一天出貨可能意味著盈利少損失一點,也或者是盡量可以少虧損一點。這與市場常謙虛的“少虧為盈”的道理是一致的。
漲勢報價,快“半拍”:在行情上行通道中,每日開盤率先對外報價,且把價格拉升到一定的價位,定下市場基調。這時,其他公司的報價相繼出臺,大多比這部分商家的報價略高一些,于是客戶都被吸引過來,銷量也隨之上升。等到銷售量達到一定程度,銷售價格再適度上調,又比其他商家快”半拍”,當其他商家的報價也相繼拉升時,這部分貿易商報價比其他公司又略低一些,客戶再次被吸引過來。
跌勢報價,慢“半拍”:在行情下行通道中,如果先報價,市場上其他一些貿易商的報價隨后出來,往往會低10元/噸,客戶就會跑到別人那里去開單,行情大幅下跌時期,容易成為同行的靶子,對銷售不利。而如果能夠適當慢”半拍”,則將對市場售價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進而制定出一個適用于自己的報價和實際成交價格,達到進退從容的效果。這也是為何市場在某一段時期早上都會出現報價空白期的緣故,也就是大家口中常提到的“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出現的原因。
模式創新,快“半拍”:在鋼材貿易商行業,總有一些人引領在趨勢前面,正如前店后廠模式的出現,三級螺紋鋼市場份額制高點的率先搶占,以及加工型貿易商快速崛起等等已經紅火過或者仍在紅火的模式。當商家敏感的意識到市場將會在這種模式下發展時,需要有較大的魄力早市場”半拍”介入,這樣做的效果是,終端用戶會認為某種材料、某種加工就只應該找你。這時候,你也就站在成功的山峰之上了。這一條對鋼材貿易的現實意義是,按照《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鋼結構建筑將是未來城市公共建筑、體育場館、交通基礎設施、住宅建設領域等方面的重點發展項目,同時四級螺紋鋼未來將會繼續市場份額,直到如同三級螺紋鋼一樣占領半壁江山。未來兩到三年,鋼結構將會出現搶占先機的黃金時機;而未來五到六年,四級螺紋鋼也許會成為主流用材。
信息獲取,快“半拍”:上述”半拍”節奏的實現,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做到“快、準、狠”的掌握宏觀、微觀市場變化,這時就需要有一個得力的“軍師”——信息服務商。通過對政策變化的跟蹤,洞悉市場發展趨勢;通過共享研究成果,掌握市場走勢先機,可以實現。現實中,大到企業生死攸關的遠景規劃,小到每一波行情之前的入市出市操作,信息提供商往往都有著更靈敏的嗅覺,也有著更精準和全面的預見,與信息商的通力合作會使你比別人要快“半拍”拿到信息,而你也許就會找到一條通往壯大和統領市場的道路。
最后一條,靈活運用,踏準節拍。鋼貿商要想取得成功,在經營中“太落后了將會挨打,太超前了則可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只有掌握好市場節奏的一些“半拍””潛規則,才能巧妙的掌握先機,同時又避免陷入只是為別人開拓道路的風險。這一些“半拍”規則,更多的是和同行業整體水平、企業內部的整體現狀、消費者整體消費意識相比較才出現的,在實際運用之中,根據具體情況則又會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細節。綜合而言,靈活運用,踏準這些規則的節奏,將會給鋼貿商們提供多一點的機會。 [意達研究中心 夏天]
- 上一篇:寶鋼寶日熱鍍鋅機組定修順利完成 2011/8/31
- 下一篇:“金九”將至 對鋼市期望值或不宜過高 2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