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兩化融合現狀存不足能否挺進4.0時代?
最近,有關德國工業4.0的報道頻見于各個媒體,并逐漸變成國人熱議的話題,智能制造、智能產品、智能生活也成為人們共同的期待。18世紀中葉,蒸汽機的發明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了工業文明的序幕。在隨后200多年的時間里,人類先后經歷了以電力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和以信息化為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迅猛發展,使其成為經濟社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革新,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制造、智能產品陸續誕生,又一次引發了工業進程的變革,也就是工業4.0時代的開始。
工業4.0時代的標志與途徑
工業4.0時代的標志是智能化,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兩化融合)的結果。工業4.0時代表現在制造過程上,是生產工藝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以及生產的人性化;表現在產品上,是產品的多樣化、個性化和智能化;表現在企業運營中,是低消耗、高效率、快速反應和供應鏈的協同。技術融合、產品融合、業務融合和產業衍生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主要方面。
兩化融合是工業企業發展的必然階段,是用信息技術和信息化方式來創新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設計,實現產品和技術升級,并強化生產流程、產品檢測、產品銷售和服務等管理,促使工業企業快捷、高效運轉,是在信息技術推動下的新型工業化。
我國高度重視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戰略思想。黨的十八大在兩化融合方面形成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戰略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目標。2011年國務院發布《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工業轉型升級。2013年工業與信息化部制定了《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提出了到2018年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82的發展目標,全面推進兩化融合。
鋼企兩化融合現狀存不足
從鋼鐵行業兩化融合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鋼鐵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也是兩化融合不斷發展和深化的過程。隨著企業信息技術在設備、生產、管理、采購、銷售等環節應用的深化,業務系統的集成應用也在加速,逐步形成了制造過程管理,全局性、跨地域、集團化管控等自下而上的多層次、多角度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鋼鐵企業在自身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信息化建設模式:一是以全程自主開發為主的發展模式,如寶鋼、武鋼等;二是以套件為主、以開發為輔的外包主導型模式,如首鋼、邯鋼、濟鋼、太鋼等;三是開發與套件并重的混合發展型模式,如鞍鋼、湘鋼等。這些企業積累的經驗為下一步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奠定了實踐基礎。
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鋼鐵行業在兩化融合方面的不足。一是管理基礎薄弱,兩化融合總體處于由單項覆蓋向集成提升過渡的階段,難以按照戰略和競爭優勢的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二是流程管理缺位,流程的動態信息難以采集,流程驅動的運營模式還沒有形成。三是信息化對鋼鐵企業部分業務的支撐力有待提高,如在研發和經營方面。四是業務管理信息化內生動力不足,采集的大量數據沒有得到整合應用。五是信息系統局限在內部運營,與上下游企業銜接不夠,產業鏈協同度低。針對以上不足,必須采取管理體系的方法,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從關注局部向統籌全局轉變,從強調技術向規范管理轉變,全面提升鋼鐵企業的兩化融合水平。
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
為引導企業推進兩化融合,工信部在2014年初出臺了《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試行)》,從方法學的角度建立了企業兩化融合的實施框架,可以幫助企業依據戰略需求規范兩化融合過程,并使其持續受控,以形成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同時,工信部還遴選了502家企業作為試點,其中鋼鐵企業有26家,并力爭在2014年底有200家左右的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定。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基于“以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為關注焦點”“戰略一致性”“領導的核心作用”“全員參與、全員考核”“過程管理”“全局優化”“循序漸近、持之以恒”“創新引領”“開放協作”9項管理原則,遵循PDCA(計劃、實施、檢查、行動)循環,從管理職責、基礎保障、實施過程、評測與改進4個管理領域提出了構建、運行和改進要求,通過數據、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技術4個要素的互動創新,持續提升企業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與傳統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相比,雖然在標準框架、基本原則和推進方法上具有較高的相似性,但其管理對象和管理對象的基礎都有很大差異。對于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特別是相關領域的綜合集成能力、協同創新能力等,往往是企業之前完全沒有涉及過的,對企業來講是一種全新的探索。同時,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推進也不同于以往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它是從發展戰略出發,強調在流程變革驅動下的組織機構變革,以及信息技術獲取與數據分析利用間的動態協調、匹配和同步創新,以此獲取競爭優勢。因此,企業須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外部力量整合內外部知識資源,建立適合企業特點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作為國家確定的首批80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服務機構之一,北京國金恒信管理體系認證有限公司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重點對鋼鐵企業兩化融合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從管理和技術兩個層面提出了針對不同企業基礎的系列解決方案,將為鋼鐵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發揮重要作用,助推中國鋼鐵行業挺進4.0時代。
- 上一篇:10月17日熱卷預測:盤整運行 2014/10/17
- 下一篇:昨日鋼市簡評:經濟增長疲弱壓制鋼市再現回落苗頭 短期維持弱勢 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