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市場弱勢未改 冬儲無動力 市場重回弱勢
經過11月上旬短暫的反彈,近日,國內鋼材現貨市場重回弱勢。隨著市場預期落空,題材炒作也將暫告一段落。那么,冬儲行情能否給市場帶來一抹“亮色”?分析師坦言:“看不清當前的行情,不敢冬儲”。
鋼材市場重回弱勢
10月底至11月上旬,鋼材市場在多重因素利好下,走出一波“喜人”的反彈行情。不過,近日鋼材現貨市場價格弱勢難改,各主要品種價格繼續下跌。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國內鋼材指數(Myspic)綜合指數報于129.19點,較前一周下降0.32%。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波短暫的反彈行情已基本宣告結束。雖然部分鋼廠上調出廠價格,意在推升市場價格,但在鋼價總體走弱的大背景下,市場價格上漲的難度加大,預計短期鋼價盤整走弱的趨勢很難改變。
據了解,近日,沙鋼對11月中旬螺紋鋼價格上調100元/噸;寶鋼、武鋼等主流鋼廠出臺12月份板材出廠價,寶鋼推出限時優惠,武鋼對熱軋下調50元/噸。寶鋼、武鋼等主流鋼廠下調出廠價,表明鋼廠對后期市場信心不足,同時也顯示出鋼企庫存壓力較大。預計鞍鋼、首鋼等鋼企出廠價穩中下調的概率較大。
此外,年末各大鋼廠出臺的后結算模式,或將迫使鋼價不斷下行。對于后期市場走勢,目前市場商家空頭思路占據主流。分析師指出,2013年市場流通商囤貨意愿較低,鋼價在流通環節難以出現升值。
冬儲計劃再度推遲
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會受雨雪、冰凍氣候影響,戶外工程項目基本停滯,對鋼材的需求降至年內最低。而市場出于對春節后“開門紅”行情的預期,商家會在年底低價時段進行囤貨待漲。由此,造成鋼價在冬季的需求淡季出現逆市上漲行情,即所謂的“冬儲”行情。
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矛盾日趨尖銳,原料高位運行以及金融資本參與鋼鐵行業價值分配等因素的影響,對鋼材行情的判斷更加充滿迷惑性和挑戰性。而隨著環境與形勢的變化,以往鋼材市場有效的規律,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分析人士指出,從2011年開始,鋼鐵行業進入低盈利、虧損階段,鋼市也基本上喪失了階段性行情,多以短期行情為主,波段行情運行的時間周期縮短,導致現貨操作的節奏需加快,市場并不具備冬儲的環境。
同時,隨著金融資本對貿易行業的“背棄”,鋼材市場中最活躍的一大主體———鋼貿商的“蓄水池”功能逐漸弱化。特別是2011年以來,大量鋼貿流通企業倒閉或退出市場,鋼貿商數量銳減,市場活躍度降低。“鋼貿商蓄水池功能的喪失,使得即便有冬儲,規模也不會太大,對年內的鋼材走勢影響有限。”分析人士稱。當前整個鋼鐵行業資金緊張,商家多以“現金為王”,這也是冬儲意識淡化的一大重要原因。此外,“年年備貨、年年虧損”,這幾乎是多數鋼貿商的親身經歷,連續兩年“冬儲”虧損的前車之鑒,也打消了多數商家進貨的積極性。
據了解,目前鋼廠尚沒有大范圍冬儲的跡象,且鋼廠面臨較大的環保和資金壓力,今年冬儲的情況不容樂觀。
有鋼廠人士則坦言:“當前銀行對鋼鐵行業信貸收縮,鋼企未能擺脫微利格局,同時環保成本日趨上升,在沒有重大利好下,操作較為謹慎。并且,如今驅動市場的內因發生了深刻變化,看不清行情,不敢貿然冬儲。” (中國工業報)
- 上一篇:鋼鐵行業運行周報:現貨弱勢,產量小幅回落 2013/12/3
- 下一篇:早間鋼市新聞:鋼企“跨界”全面禁伐 “鋼鐵大佬”各自獨立 20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