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未必就能“點石成金”
冷軋鋼、冷軋板、電解板,冷軋中寬帶,東莞冷軋鋼、惠州冷軋鋼,東莞、惠州冷軋中寬帶,東莞、惠州冷軋帶鋼,東莞、惠州冷軋板卷,東莞、惠州電解板,深圳冷軋中寬帶,廣州冷軋中寬帶,珠三角冷軋中寬帶。45#鋼,65Mn,東莞45#鋼,惠州45#鋼,東莞65Mn,惠州65Mn,廣州45#鋼,廣州65Mn,東莞45#剛加工生產第一品牌惠州南鋼,惠州45#鋼加工生產第一品牌惠州南鋼,東莞65Mn加工生產第一品牌惠州南鋼,惠州65Mn加工生產第一品牌惠州南鋼,深圳45#鋼,深圳65Mn,佛山45#鋼,佛山65Mn,重慶45#鋼,重慶65Mn,江浙45#鋼,江浙65Mn。冷軋中寬帶、中寬帶、東莞冷軋中寬帶、東莞中寬帶、惠州冷軋中寬帶、惠州中寬帶、東莞冷軋板、惠州冷軋板、東莞冷軋帶鋼、惠州冷軋帶鋼。12月5日《中國化工報》3版《煤制烯烴新建項目潛在風險增加——油價下跌、產能過剩、征收碳稅可能拉低效益》一文報道:
11月30日,全球性咨詢公司——德勤有限公司發布《中國煤制烯烴行業——探尋煤化工的下一座金山》的市場分析報告。該報告稱,自“十一五”規劃起,煤制烯烴就被確立為中國優先發展的新型煤化工方向之一,而烯烴原料多樣化的發展方針,則進一步促進了該行業的快速增長。但是,在追求業務機遇的同時,市場新進入的企業不應忽視諸如油價下跌、產能過剩和征收碳稅等潛在的風險和挑戰。
我國新型煤化工領域總是熱潮迭起。神華、大唐、國電、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業紛紛現身該領域,爭食萬億煤化工蛋糕。新型煤化工真的能夠賺錢?答案并不確定。當前,煤制烯烴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性飽受質疑。其實在新型煤化工領域中,備受質疑的又何止煤制烯烴這一個品種。
煤制天然氣項目最多。為確保項目成功,不少企業均擬采用國外技術和設備,這需支付高昂的專利許可費用與設備采購費用。而且煤制天然氣項目大多遠離天然氣主要消費市場,再加上排碳問題,都是提高成本的重要因素。因為國際油價的波動,煤制油項目一直以來都受到廣泛關注。
其他方面,煤制異丁醇能耗高,能量利用效率低,且難以大規模生產。國內的煤制富勒烯還只是處于基礎研究階段,工藝技術不成熟,假使技術成熟,市場用量也很小。煤制乙醇幾種工藝路線的生產成本都在6000~7000元/噸,與目前的市場價格差不多,沒有比價效應。
新型煤化工項目投資大,容易拉動當地經濟,各地政府為了穩增長追求政績,對此趨之若鶩。因此,一些設計部門在項目推介中往往放大項目優點與市場需求,導致企業在項目前期風險評估時獲得的信息不準備,影響了企業的正確判斷。企業自身方面,在進行項目經濟技術分析時,把“可以”看成“必然”。最典型的事例有煤制二甲醚。企業扎堆上該項目,都是看中了二甲醚可以替代柴油,卻忽略油箱和加油系統的改造;煤制異丁醇同樣是這樣,有報道說異丁醇可以加入航空燃油中,但“可以”未必就代表“一定”,因為煤制異丁醇生產出來的產品即便達到了航空燃油標準,也未必能得到航空公司的認同。而且煤化工能否發展的制約因素不是有沒有煤,而是有沒有水,以水定發展。
另外,還有一些國際因素也會將影響新型煤化工未來的市場空間。有專家發出警告,當油價處于高位運行時,煤化工的確具有成本優勢,但如果油價下跌,煤化工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日前,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2015年美國將以壓倒性的優勢取代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并在2017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美國通過加大頁巖氣和新能源的開發力度,逐步減少對海外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這是趨勢,未來也將擠壓新型煤化工發展空間。
新型煤化工產業有助于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調整優化,但當前能否大規模上馬新型煤化工項目的仍須三思。企業應該算好經濟賬,避免未來煤化工走入進退維谷的死胡同。(中化新網)
- 上一篇:經濟政策吹暖風鋼市積極回應 2012/12/18
- 下一篇:模具特鋼產業大有發展空間 產品結構亟待升級 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