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礦價連跌8個月 助鋼企前三季利潤大漲7成
“從利潤構成情況看,9月份當月主營業務利潤環比有所下降,1到9月份主營業務利潤繼續保持盈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的這番表述,概括了國內鋼企前三季度的運營情況。
10月29日上午,中鋼協舉行今年第三次信息發布會,稱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7172.40億元,同比下降0.22%,實現利稅796.50億元,同比增長15.92%,實現利潤192.82億元,同比增長71.26%。
中鋼協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近日表示,去年的效益基本來源于煤炭的降價,今年的效益略好于去年,今年的利潤主要來源于進口鐵礦石價格的大幅度下跌。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鐵礦石達到6.99億噸,同比增長16.5%,但在鐵礦石整體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礦價出現持續下跌,前三季度海關進口均價為108.09美元/噸,同比下降21.66美元/噸,其中9月份進口均價為88.53美元/噸,環比下降2.32美元/噸,連續第8個月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鋼企的采購成本壓力。
河北鋼鐵便是如此:該公司前三季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5個多億,同比大漲328%,原因是成本費用控制水平提高使營業成本減少所致,而原材料價格下跌釋放的紅利功不可沒。馬鋼股份雖然前三季仍陷虧損,但受益于主要原燃料價格大幅下降,該公司的綜合采購成本亦下降,這使這家公司在三季度實現盈利4.04億元。
不過,原材料跌價使鋼廠效益很差的狀況有所緩解,但還沒根本扭轉。“近幾年,我們的效益大幅度下降,需要我們轉變‘掙大錢’時的老想法,適應不可能再有高效益的新常態,一噸鋼掙1000多元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劉振江說。
礦價下跌的同時,鋼價也在下滑。到9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為86.35點,連續第12個月低于100點,同比下降14.22點,其中長材價格降幅大于板材價格降幅,均是2003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張長富分析,在下游行業中,房地產市場持續冷淡,雖然大部分限購城市都已松綁,但成交量并未迅速上升,從新開工面積以及土地購置面積等指標看,房地產行業復蘇仍需時日;汽車產量雖保持增長,但主要用國產鋼材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持續下降;機械工業訂單增長乏力,存在下行壓力,其中工程機械、重型機械產品增勢低迷,農機行業產量逐月下降;家電行業表現低迷,冰箱、洗衣機銷量下降,家用制冷、清潔電器、廚房電器的庫存均達到歷史高點。
而從眼下的鋼鐵全行業看,部分企業仍處于盈虧邊緣。
中鋼協的披露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面25%,同比下降了6.82個百分點,虧損額80.86億元,同比下降29.58%,銷售利潤率為0.71%,同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
此外,相關企業在資金方面持續趨于緊張。前三季度大中型鋼企期間費用同比增長7.48%,其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了22.88%。應收應付賬款均大幅增長,其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6.78%,應付賬款同比增長10.97%。
有分析師分析稱,“APEC會議即將召開,但其影響已經提前釋放,目前國內鋼材需求沒有起色,天氣逐漸轉冷,后期鋼市低迷態勢或將加劇,預計后期價格仍以弱勢下行為主。”
按照中鋼協的說法,今年鋼鐵行業有兩個坎是要跨的: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矛盾和自覺控制產量問題;另一個是保效益,防止效益繼續下滑、大面積虧損問題。而最終能否如愿,還要看四季度的具體表現。
- 上一篇:柳鋼股份前三季度凈利2.04億元 扭虧為盈 2014/10/30
- 下一篇:眾機構看市:鋼市供強需弱格局后期加劇 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