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煤炭價格或將反彈
在國家治理霧霾、推廣節能發展、耗煤量減少的情況下,沿海地區對低硫環保型煤炭的需求不斷增加。“三西”煤炭基地發運的同忻優、準混、神混、塔優、伊泰、力量等低硫環保型煤炭深受用戶青睞。此外,在利潤空間縮小的情況下,用戶紛紛購入高卡煤與低卡煤配煤裝船,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促使低硫、低卡煤出現資源緊張狀況。本周一,神華集團對其“準混-5“號煤種上漲了10元/噸,中煤也對其旗下“平混-9號”煤取消了優惠政策,等同于變相漲價5-10元/噸。截止5月14日,秦皇島港下錨船已升至58艘,下游需求已經悄然轉好。
據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國煤炭產量為11.2億噸,同比減少7700萬噸;全國煤炭銷量10.5億噸,同比減少8834萬噸;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累計耗煤3.87億噸,同比減少4566萬噸;以上數據顯示了煤炭市場需求的低迷。截止四月底,全國重點電廠存煤5624萬噸,同比減少1579萬噸,較年初相比減少了3830萬噸,存煤數量創三年來新低。
盡管近兩個月,電廠存煤下降非常明顯,但采購數量依然偏低。筆者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春節過后,天氣轉暖,正值用煤淡季,電廠日耗偏低,仍主要以消耗自身庫存為主,不急于拉運煤炭。二是煤價呈繼續下跌態勢,大型煤炭企業積極醞釀降價促銷,下游用戶觀望氣氛濃厚,對北方港口存煤保持剛性拉運,船舶在港口錨地拋錨待命。
1-4月份,我國共進口煤炭690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7%。數據顯示,1-4月份,我國北方港口下水煤炭同比減少1700萬噸;而我國進口煤炭同比減少4211萬噸;這意味著今年1-4月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海上調進煤炭數量同比減少了6000萬噸左右,顯示了經濟結構轉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提速下,沿海地區煤炭需求的持續不振。
由于國際經濟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之中,國內產能過剩,房地產市場調整仍未結束,工業乃至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我國工業生產的增速在放緩,部分地區、行業和企業下行壓力加大。春節過后,隨著西南地區水電逐漸恢復,“西電東送”數量的增加,沿海部分地區火電壓力減輕,耗煤量大幅減少,需求在下降,“蛋糕”在縮小,市場在收緊。壓力之下,國有大中型煤企積極降價促銷,推出各種優惠措施,全力爭取市場份額;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價格的下落。截止目前,在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港口實際交易價格為400元/噸,較年初相比下跌了110元/噸。隨著市場交易價格的進一步下跌,預計煤價將長期處于成本線之下水平,很多煤炭企業會撐不住,陸續退出市場,未來煤炭市場將主要依靠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支撐,大型煤企話語權將擴大,市場份額將得到鞏固。
四月底,華東電網存煤偏低,其中,上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為11天,江蘇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為12天,浙江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為10天。數據顯示,華東地區部分電廠已經瀕臨警戒線水平。五月份,盡管下游仍處于傳統的煤炭需求淡季,但隨著夏季用煤高峰的臨近,尤其南方可能出現的持續高溫天氣,民用電將會激增,用電負荷大幅增加,電廠日耗也會隨之大幅增加,存煤可用天數相應減少。若今年夏天出現類似2013年高溫少雨的天氣,電廠日耗會大幅增加,而電企煤炭庫存繼續保持低位的話,則華東地區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很可能會降到個位數字。屆時,電廠補庫意識增強,沿海煤炭市場會出現強勁反彈,到港拉煤船舶會急劇增加,沿海煤炭運輸會由平淡轉為繁忙。經過船舶集中到港、北方運煤港口積極搶運之后,部分低硫優質煤炭會出現資源緊張,船等貨現象開始出現。
六月份,預計煤價將因下游需求轉好而企穩止跌;到了“迎峰度夏”的七月份,隨著下游用戶采購積極性的大幅提高和大型煤企的帶頭提價,帶動用戶增加采購數量,增派船舶趕往北方港口拉煤。預計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會出現一波好行情,煤炭價格將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反彈。
在經濟增速沒有出現大幅下滑的前提下,夏季高溫天氣對電廠日耗和電煤消費影響較大。去年夏季,受天氣偏涼、南方雨水大、新上水電機組等因素影響,水電出力大幅提升,火電壓力減輕。今夏,我國華東和華南地區氣溫偏高的概率較大,全社會用電量有望出現季節性回升,完全可以帶動市場走好。經濟方面,預計今年下半年,經濟將呈現溫和回升走勢,經濟形勢將出現好轉,訂單需求開始回升,用工和投資計劃有所好轉。今后一段時間,隨著穩增長措施的效應顯現,發展預期漸趨改善,市場主體信心增強,企業會更加積極轉向創新驅動,工業內在增長動力不足的局面有望逐步打破。今年夏季如果出現持續高溫酷暑天氣,將加大降溫用電負荷,刺激火電需求和煤炭消耗等,都將對沿海動力煤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 上一篇:煤價年后跳水五成 一季度上市煤企虧損 2015/5/21
- 下一篇:澳大利亞很憂慮 中巴協議或重創鐵礦石市場 20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