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電子商務進入最佳發展時期
“煤炭困境”、“煤企降薪”、“煤價走低”是當下煤炭產業的真實寫照。或許這是十幾年來煤炭行業最壞的時代,但另一方面,煤炭電子商務卻適逢最佳的發展條件。
一、風水輪流轉,煤炭進入買方市場
在“黃金十年”,煤炭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資源,賣方占據主導地位。煤企不愁賣不出去煤,因而沒有開拓銷售渠道的緊迫感;煤企也不差錢,貿易商會主動墊資,銀行會主動投懷送抱,不必擔心沒有資金擴大生產。彼時,生產和流通環節都享受著高額的利潤,對于控制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意識不強。不過風水輪流轉,自2012年以來,在煤炭產能急速擴張與下游需求增速減緩的雙向作用下,煤炭價格一路狂跌,中間雖有小幅反彈,但仍難挽跌勢,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瀕臨“生死存亡”的邊緣。于是,找客戶、拓渠道、找資金、降成本成了關乎生存的大事,而煤炭電商平臺的客戶資源、物流能力、資金能力,以及對各個環節的鏈接能力和整合能力,剛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二、煤炭市場化,為電商打開了大門
即使是今天,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主體地位仍沒有改變。它關系著國家經濟發展、國家能源安全,牽動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是國家的戰略性能源。也正因為此,我國對煤炭長期進行著計劃式的管控。2012年以后,煤炭價格雙軌制、鐵路運力指標申請、全國煤炭訂貨會逐漸取消,煤炭市場化程度有了顯著提高。只有在市場化的環境中,電子商務才能生存。煤炭行業的市場化便為煤炭電商提供了存活和繁榮的土壤。
三、煤炭行業對渠道、資金的需求增強
如今,身處困境中的煤炭企業在嘗試各種脫困的方法。在傳統的降價、賒銷、減產保價等措施之外,逐漸興起的線上交易平臺也開始走進他們的視野。神華、中煤等大型國企建設了自有的網上交易平臺,主要用于本企業煤炭的銷售和管理;太原、內蒙等政府主導型交易中心因其行政特殊性實現了交易量的增加,但與真正的市場型電商平臺相去甚遠;另外就是像中煤遠大智慧煤炭產業平臺這樣真正的第三方煤炭電子交易平臺——由資訊起家,積累了龐大的客戶資源,有對物流、資金、質檢等資源的整合能力,有多種線上交易方式,操作靈活便捷,是目前市場開放度最高、能保證公平公正的平臺,因此也是時下煤炭企業最易接受的線上交易平臺模式。
四、國家政策對煤炭交易市場和電商平臺的支持
2014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深入推進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逐步培育建成2-3個全國性煤炭交易市場,包括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其作用是提供交易平臺,實現企業自主交易,發現合理價格,引導生產消費和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國家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5月初,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提出“推動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研究完善能源、化工、鋼鐵、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平臺規范發展的相關措施”;5月中旬,商務部制定發布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旨在加快互聯網與流通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流通效率。
相信在市場條件具備之后,政策的支持更能為煤炭電商平臺的發展保駕護航。
五、平臺支撐性技術的成熟
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成熟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使得電商平臺精準化服務成為可能。根據用戶在平臺留下的信息和瀏覽痕跡跟蹤,平臺數據人員可以分析出用戶的真實需求,并可依此提供持續性的信息推送和交易撮合服務。與以往電話銷售模式不同,在互聯網大發展的時代,服務人員不必再不停追問客戶的需求(客戶有時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客戶的網上行為就已經表明了他的需求。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滲透讓客戶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市場行情、查看和發布交易信息,以及與潛在交易對手進行線上商談。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也是智慧與傳統糾纏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也是信仰與質疑交雜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也是光明與黑暗混戰的季節;這是行業之冬,這也是煤炭電商之春。
- 上一篇:河鋼礦業變革生產模式年增鐵精粉10萬噸 2015/5/27
- 下一篇:山西今年產煤量小幅下跌 煤炭擴張期或結束 201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