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去產能見到了效果,但還不夠,還很不夠
鋼鐵的產量是由市場決定的,鋼價是隨著市場變化的,這個不能過多地進行行政干預。但在去產能上,政府要下功夫;要把這些落后的,污染環境、浪費資源、擾亂市場的生產“地條鋼”的企業徹底關掉。
“人員安置、設備處置等等,這些都是問題,但這些問題都不能成為我們不去產能的借口。”3月4日,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經濟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向《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表示,2016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見到了效果,但還不夠,還很不夠。
去產能和去產量不是一個概念
2016年,鋼鐵行業計劃去產能4500萬噸,實際上完成了6500萬噸,遠遠超過目標任務。“我認為,鋼鐵行業去產能的路子是對的。過去我們規定的只是一個指標,比如,小于400立方米的高爐就要關掉。這個有很多異議,確實也有問題。400立方米的高爐關掉,改造成450立方米呢?難道就不關了?”李毅中表示,“所以,必須綜合運用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門檻和標準來真正把那些落后的、經濟和技術上不可行的,甚至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產能去除掉,把設備關掉。”
李毅中在會后回答了《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關于鋼鐵化解產能過剩的相關問題。
“而且,關了就要拆掉,不能放在那里。不然等到市場一發生變化,這些產能又死灰復燃了。這方面,鋼鐵行業做得比較好。先把設備拆掉了,拆掉以后便賣掉,同時安排好下崗職工。”李毅中對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給予了肯定。
“同時,我們必須區分開去產能和去產量,它們不是一個概念。”李毅中特別強調,產量是由市場來決定的,需要得多就多產,需要得少就少產。所謂去產能,就是要真正把落后產能淘汰了,拆掉設備,讓其不能死灰復燃。
李毅中強調,鋼鐵的產量是由市場決定的,鋼價是隨著市場變化的,這個不能過多地進行行政干預。但是,在去產能上,政府要下功夫。
用法律的辦法堅決取締“地條鋼”
“2016年,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一個熱點是取締‘地條鋼’,還因為‘地條鋼’處理了兩個省的干部。”李毅中指出,隱藏著、潛伏著、不上賬的“地條鋼”,數量還不少。
對于“地條鋼”,李毅中表示,要用法律的辦法,堅決取締,要把這些落后的,污染環境、浪費資源、擾亂市場的生產“地條鋼”的企業徹底關掉。
“2016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做得比較好,今年這樣的勢頭要繼續下去。這樣,鋼材的價格就會回升。”李毅中表示。據了解,2015年,鋼材價格指數曾降到56左右(以1994年4月份的鋼材價格為基數,基數為100),經過2016年的努力,當前鋼材價格指數為103。
“103的指數你說它高還是不高?現在鋼材價格恢復到23年以前的價格,我認為是不高的,鋼價上漲是恢復性的,價格是要隨著市場變化的。”李毅中表示。
從三個方面繼續做好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又是一個緊迫的任務。2016年見到了效果,但還不夠,還很不夠。”李毅中認為,企業要從三個方面做好自身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是要突出主業,不要三心二意,隨波逐流,要一心一意搞好主業。
“鋼鐵行業還是要堅持主業,中國8億噸左右的鋼產量約占全球鋼產量的一半,第二位的日本也不過是1億噸左右,如果鋼鐵行業不堅持主業,怎么能干出這樣的成果?同時,無論是大企業、小企業,還是國企、民企,都要在浩瀚的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定位。”李毅中表示。
二是要創新,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 通用技術、專有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
三是真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把企業自己的“三去一降一補”做好。
“每個行業、每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要承認自己有問題,不能回避,要針對這些問題,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不懈地做到位。”李毅中指出,“例如,企業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在降成本過程中,每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你哪個高,你就降哪個。企業只有針對具體問題,才能把自己的‘三去一降一補’做到實處,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
(來源:中國冶金報)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常振明:鋼鐵煤炭去產能難度加大 國企去杠桿問題突出 20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