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市場份額 鋼廠逆市賠錢擴產
45#鋼,65Mn,電解板,冷軋中寬帶,東莞、惠州冷軋鋼,東莞、惠州冷軋中寬帶,東莞、惠州冷軋帶鋼,東莞、惠州冷軋板卷,東莞、惠州電解板。在河北唐山這個地級市,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某個標志性建筑,而是一座座煉鐵、煉鋼的高爐。一座座高爐,是唐山作為全國鋼鐵重鎮最為直接的象征。這里的粗鋼產量占到了河北省的一半,占據全國的八分之一以上。
然而,在鋼鐵行業不景氣和產業政策轉向,全國高喊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唐山地區鋼廠的擴產熱情卻持續不減,高爐開工率的數據不斷刷新,一部分新建高爐也相繼投產。
據了解,目前,唐山地區的高爐開工率已達95%以上,幾乎所有的鋼廠都在開足馬力生產。2012年唐山地區將新增十多座高爐,共計2000多萬噸的新增產能。在這些企業瘋狂生產的背后,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情。
本報記者兵分多路,走訪調查,試圖還原唐山地區鋼廠開工情況的全貌,挖掘出埋藏在他們加足馬力生產背后的利益鏈條及深層次原因。而在政策調整與產業成長的博弈下,唐山的鋼鐵行業又該走向何方。
記者調查
李明和他的高爐
“和去年相比,今年我們鋼廠的產能擴大了一倍。”唐山遷安一家鋼廠的負責人李明(化名)告訴記者。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的日子會有多好過。“現在最好的情況就是保持不出現虧損狀態,可是和高爐停產相比,損失還是要小得多。”
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不僅僅是李明的高爐在擴產,目前唐山鋼廠的高爐基本上都處在滿負荷運轉的狀態,而且新的高爐還在投產。
變大的高爐
在李明印象中,10年前唐山地區的鋼鐵產能不過500萬噸。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鋼鐵產能實現了滾雪球般的變化和發展。
李明所在鋼廠的高爐,也從之前的300立方米,一點點更新換代到如今的1000多立方米。“唐山地區的鋼鐵產能擴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為高爐的建設需要一定的周期,現在投產的高爐多為去年的計劃,只是集中在了2012年產能得到了釋放。”
李明廠子里的另一座1008立方米的高爐,將要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這是今年唐山地區將要投產的十多座高爐的其中一個。
李明粗略統計了一下,今年唐山地區新投產的高爐估計不下15座,總容積17400立方米,估算新增生鐵年產能1705.20萬噸,新增粗鋼年產能1894.67萬噸。今年與李明投產的高爐規模相似的鋼廠至少有10家。“目前唐山地區的燕鋼、九江、鑫達、港陸等鋼廠都有新的高爐投產。而其他多家鋼鐵企業雖然目前沒有新的產能釋放,但是多數都有新建高爐的計劃。因此盡管目前行情不樂觀,但是未來一段時間鋼企的產能依然是處在放量的狀態。”
在李明印象中,這些年唐山一座座高爐連續在爆破與拆除聲中倒下,淘汰落后產能成為目前產能擴張的一個客觀誘因。“為了繼續生產運營下去,鋼企只能建大的拆小的,這樣的產能置換后果自然演變成了新的產能擴張。”
船小好調頭
李明還認為,盡管行情低迷,一些民營鋼企的利潤空間相對還算可觀,所以才會有新的高爐建設計劃出現。相比國企,環保方面投入小也是民營小鋼廠的優勢之一。
除此之外,李明說:“和國字號軍團相比,民營鋼廠船小好調頭,經營方式相對靈活,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產品的品種。”
例如,唐山地區生產鋼坯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李明就是其中的一員。但李明最近又有了自己的新事業,他決定投產建設自己的軋材生產線了。用他的話講這也叫延伸產業鏈,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
李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的型材市場整體行情雖然不好,但畢竟還是有30~40元左右的利潤空間。”
李明解釋說:“我現在手中有自己生產的坯料,首先在原料成本上要比單純的軋材企業要低一些。其次,由于是自己直接加工,所有工序都在一個廠子內完成,就等于省去了中間的運輸環節。這樣在運費方面就可以節約100元左右,無形中成本就降低了不少。”“因此,和其他的加工企業相比,我的產品在成本上天生就具備了價格優勢。在行情低迷的時候,自然也有更大的調整和生產空間。”李明說。
據記者了解,和李明有著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因此,除了高爐釋放的產能之外,唐山地區的鋼鐵制造企業和軋材企業釋放的產能同樣可觀。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唐山地區內的45家鋼鐵企業,共有144座高爐,產能1.2億噸左右,占河北省的50%左右,占全國粗鋼產能的14.6%左右。
其中,長流程鋼廠有34家,產能1.06億噸;鋼坯、生鐵生產企業有11家,產能0.13億噸。
顯然,在鋼鐵行業大環境不景氣的今天,唐山的鋼鐵產能依然沒有停下它前進的腳步。
雖然李明仍然在為企業的生存殫精竭慮,但只要高爐還在運行,他就依然能看到希望。
深度透視
瘋狂生產背后的邏輯
行情不好、政策壓制,卻絲毫不能阻擋唐山眾多鋼廠的生產熱情。
在采訪過程中,一聽是關于產能的調查,多家企業諱莫如深,以各種理由拒絕接受采訪。然而,在這些企業瘋狂生產的背后,一定隱藏著各自在這場“生存游戲”中諸多不為人知的隱情。
“糟糕的行情反倒成全了我們”
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鋼鐵行業出現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行業虧損。
然而,唐山地區的中小鋼廠數據,卻常常是中鋼協統計中所遺漏的地方。
與國內其他地區不同的是,在唐山,鋼鐵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星羅棋布,而且幾乎都是屬于非重點鋼企的民營企業。
與國有鋼企相比,這些民營企業噸鋼成本較重點鋼企低近千元,加上人工、環保等費用投入較少,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
在唐山豐潤區的一家鋼廠,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場景,車間內盤螺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轉,而院內幾十輛大卡車在等著裝貨。在如此低迷的行情中,這樣的景象著實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鋼廠的一位銷售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單位之前是以做角鋼為主,生產盤螺的時間不是很長,但由于信譽好、價格低,很多客戶都上我們這兒來拿貨,生意特別火,有點供不應求。今天我們的貨停發了,因為8號盤螺全賣空了,現在正在加緊生產。”
趁著這一輪低迷的行情,利用自己的成本優勢,大撈一筆,是不少小鋼廠的如意算盤。“雖然大行情不好,但是憑借著我們的價格優勢,薄利多銷,企業的利潤還不錯,這輪糟糕的行情反倒成全了我們。”該銷售經理微笑著表示。
而他的說法也得到了豐南區另一家鋼廠一位王姓副總的認同:“抓住每一個微小的市場機會,什么品種有市場,我們就生產什么,我們這些小企業要生存靠得就是這種‘游擊戰’。”
對此,河北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對本報記者分析,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賠錢的買賣他們肯定是不會干的,既然在滿負荷生產,說明還是有市場需求的。“從當前的市場局面來看,反倒是小鋼廠更有生存和贏利的空間。”
“誰堅持到最后市場就是誰的”
不過,在唐山并非所有的中小鋼廠的日子都很好過,那些只生產單一品種鋼材的小鋼廠利潤并不太好。但記者發現,這些企業的高爐卻仍在運行。
豐潤區一個小鋼廠的李經理頗有些無奈的表示,今年的利潤不是很好,“基本持平吧,沒有虧損已經很好了,但鋼廠沒有停的生產線,現在就只能熬著,熬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
利潤不好,為何還要堅持生產?李經理告訴記者,一旦生產線停產,不但“銀行的貸款會被叫停,原有的市場份額也會被別的鋼廠搶占。市場份額一旦喪失,企業也就離死亡不遠了。所以別的鋼廠擴產,自己也只能跟著擴。”
李經理還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別人覺得你礙眼,都想讓你死,但是別人讓你去死,你愿意嗎?你還是要想方設法的活下來。”
因此,對于他們來說,賠錢賺錢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份額不能丟。
與這家鋼廠相隔不遠的另一位老板也表示,目前實在有點撐不下去了。4月下旬開始,訂單就有些吃緊,后期有減產的打算,但不會貿然停產。“在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下,誰能堅持最久,適應市場形勢,誰就能夠生存下來。”
對于全力開動產能的原因,多家中小鋼廠還向記者表示,現在鋼材賣得出去賣不出去其實并不重要。眼看夏季用電高峰就會到來,到時不可避免會有新一輪的拉閘限電,現在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增加庫存。因為一旦限制電力供應后,產能開工不足,鋼材價格很有可能會出現上漲。
對此,宋繼軍認為,每個民營鋼廠的管理者心里其實都有一個底線。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只要沒觸碰到他們心中的底線,這樣的瘋狂“跟莊”便會持續下去。
備足“嫁妝”待豪門
從2008年開始,唐山鋼鐵產業就已開始淘汰落后產能行動,關閉了幾百家小鋼鐵廠。到去年年底,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幾乎全部淘汰。
宏觀調控來勢兇猛,中小型民營鋼鐵廠不得不想方設法的生存下去。
而此時,對于一些實力較弱的小鋼廠來說,掛靠到“一棵大樹”下面,似乎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只是一廂情愿。唐山一位鋼企人士表示,在沒人上門“提親”之前,還得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把“嫁妝”備足了,將來有朝一日被兼并重組,也能為自個積累點資本,在“大家庭”中謀個好地位。“現在政策卡得這么嚴,企業想新增產能、獲得批準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只能不斷升級和改造,卯足了勁生產。”豐南區一家鋼廠的副總向記者表示。要看得清形勢,實力雄厚的大鋼廠在這輪市場大戰中擁有足夠的籌碼,胳膊永遠擰不過大腿。他表示,目前正在與省內一家大型鋼鐵企業接觸,商談并購事宜。
據記者了解,在唐山地區,抱有同樣心態的鋼鐵企業不在少數。面對當前的形勢,這或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專家觀點
單純擴張產能企業將面臨風險
據了解,目前唐山調坯軋材企業、鋼鐵制造企業多達300余家,其中絕大部分為長材。
而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活躍發展,建筑領域鋼材需求旺盛,長材利潤有時候跑贏板材,這種來自現實的利潤誘惑也助力唐山地區鋼企擴張其在長材領域的產能。
然而,在產業政策已經轉向的今天,以建材為主的唐山鋼鐵行業將不可避免的面臨挑戰。
業內有分析師表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是“十二五”主基調,國家正在調整經濟結構,不再以投資為主;再加上從全國范圍來看,除中西部以外,東部地區已進入城鎮化后期階段,也就是說,從長遠角度來看,建筑用鋼終究是會減少的,屆時以長材為產能的廣大企業恐怕要面臨難題。
未來,“在長材領域一直前行的唐山鋼鐵企業面臨的困境將比現在要艱難許多。”
因此,“唐山一些鋼廠大上高爐以及建材產能,其實和國家經濟大方向是有些不相符的。”上述人士說。
對于唐山產能的不斷擴大,上述人士認為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隨著產量持續增加,后期供應壓力必將加大,不利于鋼市運行。”
對于唐山的鋼企來講,轉型應對未來風險是必要的。但據記者調查,眾多長材鋼鐵生產企業似乎并沒有“轉型”的意思。唐山一鋼廠經理直截了當地告訴記者:“我們的螺線現在賣得非常好,生產有些跟不上,我覺得沒有必要進行轉型。而且轉型需投入的大量資金等都是我們這些小廠所難以承受的。”
對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分析師認為,首先,板材生產線投資費用大、投產周期長,且大型鋼廠板材的投資過剩導致長材比板材利潤稍顯豐厚。板材對專業的技術研發、創新要求高,唐山地區小型生產企業不具備這些先天的條件。
其次,從區域發展看,中西部已成為發展熱點,這將對鋼鐵行業的需求進一步產生刺激和影響。但這個轉變過程是緩慢的,短期內建筑用鋼占比仍將處于較高水平。
不過,行業分析師認為,如果唐山鋼鐵企業不考慮轉型,那么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向高端、精品、深加工、特色化方向發展,建立產品生產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體系將是這些企業必須要考慮的事情,否則處境會很艱難。
在他看來,唐山地區的中小型鋼廠轉型是根本出路。“唐山地區中小鋼廠可通過增加新軋線產品種類、快速進行產品種類更換等多方面迎合市場發展。”此外,李琴還表示,唐山中小鋼企的產品質量及服務鋼材用戶及引導市場消費的能力還有待繼續提高。單純的擴張產能并非出路。該信息來源:海鑫信息
- 上一篇:改變鋼價窄幅震蕩的動力難以在5月出現 2012/5/4
- 下一篇:港中旅擬重組凌鋼集團 鞍鋼意外靠邊站 2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