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不妨引進國外鋼鐵資本
“中國鋼鐵業大規模國際化時代即將到來,這里的國際化應該不僅包括走出去,還包括引進來。”在昨天舉行的2011第二屆亞洲鋼鐵論壇上,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的這一觀點,為增速開始放緩同時對外資進入仍設限的國內鋼鐵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和建議。
徐樂江指出,國際化是中國鋼鐵業結構調整的一個有效手段,外向國際化可以轉移部分過剩的產能,通過海外屬地化生產減少出口也可以降低對國內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負荷。不過,國際化也包括“內向”的角度,即開放中國鋼鐵產業,以為中國鋼鐵業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
在本月初的另一個公開場合,徐樂江也曾表示,中國的鋼鐵資本會走出去,國外的鋼鐵資本也會到中國來,參與中國鋼鐵的產業重組、結構調整。而外資進入中國鋼鐵業的門檻、限制,也將慢慢淡化,甚至取消。
這一較為“超前”的想法,目前還受到相關政策的限制。根據2005年制定的《鋼鐵產業政策》相關規定,外資還不能控股國有鋼鐵企業,而即使外資要控股的是民營鋼鐵企業,最近幾年也未能順利獲得審批通過。
此前,全球最大的鋼廠安賽樂米塔爾就曾計劃控股擁有一家民營鋼鐵企業的香港上市公司東方集團,俄羅斯第二大鋼企耶弗拉茲公司(Evraz)也曾有意收購民營鋼企德龍鋼鐵,但最終均未獲得國內相關政府的批準。
徐樂江此次表示,目前全面開放中國鋼鐵產業的條件已經成熟,開放中國鋼鐵產業能夠確保產業處于充分競爭狀態。
- 上一篇:亞洲鋼鐵業在“共同思考”中尋找“共同語言” 2011/9/27
- 下一篇:中國鋼鐵總量過剩的突出矛盾仍在持續 201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