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低迷成本塌陷鋼價難翻身
自二季度開始,政府微刺激政策不斷加碼,在疊加效應驅動下,領先指標制造業PMI企穩走強的預期成為滬鋼期價反彈的重要基礎。不過隨著數據公布,利多因素消化之后,鋼市開始重回理性。終端需求持續轉弱,供應過剩矛盾日趨凸顯。鋼企雖然短期內處于盈利狀態,但是依靠原料跌速快于產成品跌速的獲利模式難以長久,未來鋼價盤旋式下跌態勢還將延續。
樓市持續低迷,鋼市需求面臨考驗
盡管7月初公布的6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創年內新高,且連續4個月回升,但此前市場早有預期,利多因素被提前消化,因而數據公布以后并不被投資者重視。相反地,國內百城房價指標再度回落倒是引發市場強烈關注。繼“紅五月”遇冷后,國內樓市6月表現依舊慘淡,不僅成交量持續低迷,成交均價也保持下調趨勢。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微博]數據,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923元/平方米,比5月下跌0.50%,這是連續第2個月出現房價環比下跌,且跌幅擴大0.18個百分點。目前購房者觀望情緒繼續蔓延,多數城市房企庫存偏高,去庫存化壓力上升,這將遏制企業繼續拿地開工蓋樓的動力,進而導致建筑鋼材的使用量縮減。與此同時,國內高溫天氣即將登場,建筑工地開工勢必會受到影響,淡季效應顯現會使鋼材需求量萎縮加速,激化鋼市供需失衡矛盾。
鋼鐵領先指標預示行業低迷景氣度
連續回落的樓市景氣度無疑給鋼市景氣度造成負面影響。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數據,6月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8.3%,雖較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但依舊未能回升至榮枯平衡線以上,且反映出鋼鐵行業整體形勢依然低迷,而河北地區的鋼鐵行業PMI指標更是與之形成背離。數據顯示,6月河北鋼鐵行業PMI為45.9%,環比下降1.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跌至榮枯線下方。其中新訂單和出口訂單指數雙雙轉為收縮,環比降幅分別達到3.5%和7.8%。當前國內鋼市基本面依舊低迷,供給量偏高、需求低迷的根本矛盾并未化解,加之資金緊張、成本支撐不足,后市鋼價仍難以樂觀。
成本塌陷暗示鋼價未來跟跌
在產業鏈整體惡化的環境下,煤焦企業均處于虧損局面中,而唯獨鋼企能在今年扭虧為盈,這種行業現象值得質疑。
筆者日前通過參加大商所舉辦的華北煤焦產業鏈調研得知,目前國內鋼企主要依靠原料鐵礦石購進價格跌幅大于產成品鋼材的售價跌幅而盈利,擺脫了去年的虧損局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際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一度跌破90美元/噸,較年初價格下跌超過三分之一,而國內鋼材價格指數雖持續下滑,但跌幅遠不及前者。
調研鋼企的負責人告訴筆者,這種盈利現象僅是“紙上富貴”:在后進先用模式下鋼企的確盈利,但現在產出的鋼材是用前期購進的鐵礦石生產的,換言之,如果以先進先用的生產模式核算出來的鋼企凈利潤就會出現虧損。況且在鐵礦石、煤焦等原料價格持續回落下,鋼價本身的成本支撐效應就無法體現,更不用提漲價了,水漲船高的反向原理會拖累鋼價追隨原料在后市回落。
綜合來看,終端需求持續轉弱而供應過剩是國內鋼市的現狀,以原材料鐵礦石價格跌幅大于產成品鋼材售價跌幅為盈利模式的鋼企面臨較重的成本塌陷危機,這也會導致未來鋼價追隨原料出現下跌局面。
- 上一篇:鋼鐵行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期 2014/7/3
- 下一篇:利好因素多是表象鋼市仍不容樂觀 20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