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陷入“雙反”漩渦 去庫存壓力加大
據中鋼協統計,2012年我國共出口鋼材5573萬噸,占全部鋼材產量的8.3%。鋼材出口對緩解國內市場供需矛盾發揮了較大作用,但目前主要品種都卷入了“雙反”漩渦,出口難度加大。
盡管經濟數據屢屢報喜,但身處行業上游的鋼鐵行業難言已走出困境。中鋼協統計顯示,去年全年累計虧損企業23家,同比增加15家,虧損率28.75%;虧損企業虧損額289.24億元,同比增長7.39倍。
“由于鋼鐵產能偏高,市場供大于求局面難以扭轉,鋼價持續回升壓力較大。”鋼度網專家稱。
而頻繁遭遇貿易救濟調查也可能令一些企業通過海外市場去庫存的愿望落空。2月初,全國26個城市、五種鋼材社會庫存量比上年末增加了228萬噸,其中螺紋鋼和線材增加了193萬噸。鋼材社會庫存的快速增加,對后期鋼材市場形成壓力。
貿易保護對于出口的影響不言而喻,比如由于歐盟市場持續低迷及對涂層板進行反傾銷調查等原因,2012年向歐盟出口鋼材比2011年下降23.59%。
“雖然幾大出臺反傾銷的國家并非我國鋼鐵行業的重要出口國,對我國鋼鐵出口的影響甚微,但這一舉動發出的信號不容忽視,發達國家轉嫁危機的趨勢明顯。”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稱。
中鋼協年初還特別建議稱,鋼鐵企業除了加強對出口目的地市場、客戶等硬環境的評估外,更要加強對市場政策、法律、文化等軟環境的評估,這是規避貿易摩擦的一個關鍵環節。
“每年我們國家還需要進口1300多萬噸鋼材,在屢屢遭到他國貿易保護主義行徑時,國家也可以進行合理反擊,如果將進口量降至1000萬噸以下,國內產能也可以彌補這一空缺。”李新創說道。(東方財富)
- 上一篇:鋼鐵行業:陷入“雙反”漩渦 去庫存壓力加大 2013/2/20
- 下一篇:華夏特鋼:打造國內最大中低碳鉻鐵生產基地 20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