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不銹鋼產量增幅回落明顯 結構調整佳期呈現
45#鋼,65Mn,電解板,冷軋中寬帶,東莞冷軋鋼,東莞冷軋中寬帶,東莞冷軋帶鋼,東莞冷軋板卷,東莞威達電解板。近日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1259.1萬噸,同比增加133.5萬噸,增長11.86%。分析認為,2011年我國不銹鋼產量增幅已經從2010年的高速增長轉向大幅回落,并且2012年不銹鋼企業所面臨的形勢依然艱難。
增量增幅大幅回落
將2011年和2010年有關不銹鋼產量各方面的相關數據做一下比較,就會發現2011年的不銹鋼產量在增量、增幅上比上一年均有大幅度的回落。
從粗鋼產量上看,2010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1125.6萬噸,同比增加245.1萬噸,增長27.84%;2011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1259.1萬噸,同比增加133.5萬噸,增長11.86%。2011年與2010年相比,不銹鋼粗鋼產量的增量由245.1萬噸下降到133.5萬噸,下降了111.6萬噸;增幅由2010年的27.84%下降到2011年的11.86%,回落了15.98個百分點。
從具體品種上看,Cr-Ni鋼(300系)2010年的產量為582萬噸,占總產量的51.71%,同比降低0.35個百分點;2011年為716.1萬噸,同比增加134.1萬噸,所占份額為56.87%,同比增長了5.16個百分點。Cr鋼(400系)2010年的產量為312.6萬噸,占總產量的27.77%;2011年的產量為304.1萬噸,同比減少8.5萬噸,降低了2.71%,所占份額為24.16%,同比降低了3.61個百分點。Cr-Mn鋼(200系,包括部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2010年的產量為230.9萬噸,占總量的20.52%;2011年為238.9萬噸,同比增加了8萬噸,增長了3.45%,所占份額為18.97%,同比降低了1.55個百分點。
從表觀消費量上看,2010年為940萬噸,同比增加118萬噸,增長14.36%;2011年表觀消費量為973.6萬噸,同比增加33.6萬噸,增長3.57%。在增量上,2011年較2010年減少了84.4萬噸;在增幅上,2011年較上年下降了10.79個百分點。
從總生產能力上看,2011年我國不銹鋼總產能已經達到2040萬噸,而實際產量為1250萬噸,產能利用率僅僅達到61.3%左右,遠遠低于鋼鐵行業84%的水平。產能利用率低表明企業開工不足或生產效率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回報鏈條運轉緩慢,同時還表明產品成本高企而導致利潤走低。在2012年,不銹鋼市場新的產能將繼續釋放,而新的煉鋼產能則主要集中在大型民營企業方面,比如華光連云港項目。預計2012年不銹鋼年產量將達到1400萬噸,消費量為1179萬噸。
困難時期仍可作為
在不銹鋼行業自身存在不利因素的同時,國際、國內和鋼鐵行業這三個方面也對不銹鋼行業存在著制約因素。
國際方面,國際貿易市場的情況因為歐洲債務危機和歐美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不容樂觀。并且,全球經濟不景氣促使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從而影響了我國不銹鋼出口市場。
國內方面,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會適時適度地繼續預調微調,貨幣流動性較2011年將有所改善;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會加大,不過GDP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同時固定資產投資會出現下降。因此,與不銹鋼關聯度較高的家電、汽車、軌道交通、鐵路等領域的增長預計都將出現放緩跡象,這勢必會影響到對不銹鋼的需求。
鋼鐵行業方面,2011年我國實現GDP總值為47.15萬億元,同比增長9.2%;粗鋼總產量達到6.955億噸,同比增長8.9%,GDP增速與粗鋼增速同比均回落。在2012年,隨著GDP增速繼續放緩,對鋼鐵的需求還將繼續下降,至此全行業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矛盾會更加突出。
分析認為,盡管不銹鋼行業面臨困難重重,但是仍然還是有可以作為的地方。首先,經濟增速放緩對于不銹鋼行業而言是調整結構的最佳時機,將調整不銹鋼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作為工作的重點,會有利于緩解供求矛盾。其次,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的階段,城市住宅、基礎設施建設對不銹鋼有巨大的需求。最后,業內專家指出,2012年國家宏觀調控的基調“穩增長”主要是強調經濟平滑下行,重點在于防范經濟失速的風險和波動。因此,只要通貨膨脹在政府的掌控范圍內,那么不銹鋼市場的資金環境將肯定有所好轉。
- 上一篇:29日上海市場收評:2月鋼市平穩收官,市場觀望看多 2012/3/1
- 下一篇:鋼市常態:高庫存低需求 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