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看點:追隨市場腳步調整產品結構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產業普遍產能過剩,鋼鐵消費整體呈現低速增長,漸入弧頂區間,而高端裝備制造業則保持了快速增長,。2014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7.39億噸,同比下降3.4%。其中,不銹鋼表觀消費量1606.3萬噸,同比增長8.36%,依然較快增長。
當年國內中厚板、熱軋、冷軋三大板材消費量增速也呈現不同程度的放緩,在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下游用鋼行業對鋼材品種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本文主要通過分析2012-2014年中厚板、熱軋、冷軋等主要板材新增產能情況,對國內未來板材需求作前景展望。
新增冷、熱板卷產能超中厚板
從“我的鋼鐵網”長期跟蹤重點鋼企新增產能及利用率來看,近3年全國冷、熱軋新增產能依然龐大,其產能利用率也普遍維持在90%左右,而中厚板產能利用率僅70%左右,顯示其產能嚴重過剩。因此,近幾年國內中厚板新建產線寥寥無幾,多以改造、搬遷為主。如2012年武鋼中厚板產線完成技術改造,產能將由每年75萬噸提升到100萬噸;2014年3月寶鋼啟動4200mm寬厚板搬遷工程,移至湛江后最終產能將由120萬噸提升至160萬噸。
而國內冷軋、熱軋板卷新增產能依然龐大。據上海鋼聯資訊不完全統計,2012-2014年國內新增冷軋板卷產能分別為2141萬噸、2039萬噸和1683萬噸;同期,新增熱軋板卷產能分別為1630萬噸、1335萬噸和2065萬噸。
近3年,我國年均新增冷、熱軋板卷產能1950萬噸、1680萬噸,分別高于802萬噸、 1323萬噸的年均產量增幅。此外,據上海鋼聯資訊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在建冷、熱軋板卷產能分別為3417萬噸、3512萬噸,預計于 2015-2016年陸續投產,后期供給壓力仍然較大。
新增及在建冷、熱軋板卷產線區域分布
我國新增及在建冷、熱板卷產線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地區。2012-2014年,華東、華北冷軋板卷新增產能累計3911萬噸,占到全國其新增總量的67%;華東、華北熱軋新增產能累計4625萬噸,占到全國新增總量的92%。
此外,截至2014年底,華東、華北地區冷軋板卷在建產能合計2271萬噸,占到全國冷軋板卷在建總量的66%。同期,華東、華北熱軋板卷在建產能2332萬噸,占到全國其在建總量的66%,份額較往年明顯下滑,主要是華南地區落戶多個大型鋼鐵項目。
冷、熱軋板卷生產線集中在上述兩個地區,主要是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高,對板材需求量較大。2013年我國各省市人均GDP排 名中,天津(15760.74美元)、北京(14888.93美元)、上海(14442.33美元)、江蘇(12031.87美元)、浙江 (11033.26美元)、內蒙古(10881.93美元)、遼寧(9959.38美元)、廣東(9430.15美元)、福建(9309.68美元)、山 東(9071.59美元)位列前10名,普遍集中于華東、華北地區。
高端板材項目向華南、華中地區分流。2012-2014年,華中、華南冷軋板卷新增產能分別合計229萬噸、323萬噸和540萬噸,占到全國其新增總量的11%、16%和32%。截至2014年底,華中、華南冷軋板卷在建產能688萬噸,占到全國在建產能的20%。
近3年,國內90%左右新增熱軋板卷產能集中在華東、華北地區,其他地區投資熱度很低。不過,隨著寶鋼湛江鋼鐵基地等幾個精品項目推進,截至2014年底華南地區熱軋板卷在建產能870萬噸,占到全國其在建總量的25%。表明國內鋼企看好華中、華南高端板材需求,逐年加大布局力度。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以來,該地區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逐步提高,汽車、大型 機械、軌道交通設備等裝備制造業加快建設,隨著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高端冷軋板卷需求攀升。而我國不銹鋼主產地一直是華東地區,中西部地區始終沒有形成 大的產業,為河南發展不銹鋼產業提供了機遇。
同時,由于我國鋼鐵產能分布存在嚴重的區域不平衡,華南地區鋼材需求量龐大,但一直依靠外省供應。為爭奪市場份額,降低經營成本,以武鋼防城港、寶鋼湛江鋼鐵基地為代表的一批“高精尖”板材項目相繼落戶。
新增及在建冷、熱軋板卷產線品種定位
冷、熱軋板卷的品種性能決定了前者擁有更加精確的尺寸和均勻的厚度,符合高精度生產的鋼材產品 需求,且表面光亮,機械性能和工藝性能更優。為此,冷軋板卷多用于汽車制造(內部及外部件)、電器產品、機車車輛、航空、精密儀表、食品罐頭等;熱軋板卷 多用于船舶、汽車(大梁、車輪用)、橋梁、建筑、機械、壓力容器等。
此外,不銹鋼產品廣泛用于汽車、餐具、冷柜、醫療器械制造,商場、酒店、家庭的裝修等行業,已經成了廣受青睞的原料。硅鋼主要用作各種電機、發電機、壓縮機、馬達和變壓器的鐵心,是電力、家電等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
筆者對2012-2014年新增及在建產線的冷、熱軋品種定位進行了簡單分類。 2012-2014年,其品種定位一般沖壓和結構用鋼的冷軋板卷新增產能分別占到新增總量的59%、44%和23%,份額逐年下滑。而品種定位高等級汽 車、家電等用鋼和不銹鋼的冷軋板卷新增產能占比則逐年攀升,定位硅鋼的新增冷軋板卷產能占比在10%上下波動。
截至2014年底,新增冷軋板卷定位于一般沖壓和結構用鋼品種的,其在建產能975萬噸,占比29%;定位高等級汽車、家電等用鋼的在建產能1203萬噸,占比35%;定位不銹鋼的在建產能1005萬噸,占比29%;定位硅鋼的在建產能234萬噸,占比7%。
近年來,定位于低端品種的產能規模在下滑,中高端品種的產能規模在攀升,這一現象同樣出現在熱軋方面。2012-2014年,熱軋板卷品種定位于一般結構用鋼的新增產能分別占到新增總量54%、72%和37%。
截至2014年底,定位一般結構用鋼的熱軋板卷在建產能830萬噸,僅占在建總量的24%;定位高等級汽車、管線等用鋼的熱軋板卷在建產能1450萬噸,占比41%;定位不銹鋼的熱軋板卷在建產能1232萬噸,占比35%。
未來板材市場需求前景
從近3年我國新增及在建產能來看,在鋼鐵行業供大于求、低效益的背景下,中高端板材項目的投資熱度不降反升,深沖級別以上、高強鋼系列等高等級產品和不銹鋼產品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從經濟效益來看,高端板材產品盈利能力較強。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4年,全國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銷售利潤率分別為2.42%、0.04%、0.62%和0.85%。可見鋼企盈利能力在2012年跌至低谷后,雖近兩年有所好轉,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
為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擺脫虧損和微利“泥潭”,國內鋼企通過降本增效、多元化發展、做精鋼鐵主業等多項措施轉型升級。相對來說,通過開發“高附加值、差異化”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才是企業生存之本,即科技創新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數據顯示,2013年寶鋼、鞍鋼、酒鋼、太鋼等上市鋼企板材毛利率普遍高于其他企業,主要是這些企業產品競爭力較強,形成高端化、特色化。如寶鋼汽車板國內市場占有率長期保持在50%以上,能夠同時批量生產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先進高強鋼;太鋼生產的超純鐵素體、超級奧氏體、超級馬氏體、超級雙相鋼等高等級不銹鋼品種廣泛進入石油、化工、造船、汽車、城市輕軌、核電、航空等領域。2013年武鋼熱軋板卷的毛利率僅2.19%,而其冷軋板卷毛利率高達9.7%,主要得益于冷軋硅鋼片、汽車板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從市場需求來看,國內冷軋及不銹鋼消費量仍呈較快增長。2014年,我國中厚板表觀消費量 6800萬噸,同比增長3.5%,在2012年出現下降之后,持續兩年維持低速增長。當年,全國熱軋表觀消費量23308萬噸,同比下降2.1%,需求尤 為疲弱。不過,2014年全國冷軋表觀消費量8948萬噸,同比增長11.9%,依然維持較快增長。
除2008年因國際金融危機的 影響,導致了國內外對不銹鋼的需求減少,2009年以來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總體呈較快增長。2014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2169.2萬噸,表觀消費量 1606.3萬噸,同比增長8.36%,增速雖較上年同期下滑6.87個百分點,不過相較于粗鋼消費進入弧頂區間,不銹鋼市場需求依然可觀。
從產業結構調整來看,高端裝備、服務于民生的制造業對鋼材需求前景較好。伴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出現換擋,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嚴重,產業結構亟需優化,推動制造業由大做強。根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中國制造 2025”,要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 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
考慮到板材主要用于機械、家電、汽車、造船、建筑、管線制造等多個領域,鋼鐵企業要實施針對性的品種開發戰略,通過裝備和工藝技術的創新,促進鋼材品種優化和升級換代。
2014年,我國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增速出現放緩,一些依靠為房地產、鋼鐵、煤炭等投資領域提供設備的行業增速持續低迷。不過,高端裝備、服務于民生的制造業發展速度較快。
第一,乘用車、大型農機、數控機床、環保設備、精密儀表、醫藥制造業等產銷形勢良好,拉動高強 度汽車鋼、薄規格冷軋板卷及高等級不銹鋼等需求。而隨著家電業向高效節能、綠色環保、智能化方向發展,其對高品質冷軋板卷、高效涂鍍層產品以及新型節能取 向硅鋼的需求也有較大需求。
第二,沿海核電項目重啟,風電開發前景廣闊,拉動核電用鋼、風電用鋼等需求。根據規劃,2015年國內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
第三,在國際經濟增長疲弱、運力過剩的態勢下,造船行業復蘇困難,也面臨著轉型升級,正加快發展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利好海工用鋼、大線能量焊接鋼板、耐超低溫鋼板、高強度船板鋼等需求。2014年我國船企承接各類海洋工程裝備訂單31座、海洋工程船149艘,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5.2%,比2013年提高了5.7個百分點,位居世界第一。
第四,未來幾年仍是我國大型油氣管道工程建設的高峰期,高級別管線鋼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除了在建管道工程,中石油擬建西氣東輸三線中段(線路長度2016公里,投資約340億元),陜京四線(線路長度1120公里、投資約220億元)。備受關注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于今年開工。
第五,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2015我國鐵路投資計劃8000億元以上,新建里程8000公里以上。同時,隨著南北車合并,“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軌交出口進 入快速增長階段。除鐵道用鋼(主要有線路用鋼、軌枕用鋼、橋梁用鋼、車站等基建用鋼、電氣化鐵路用鋼等)外,機車車輛用鋼也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包括耐腐 蝕中板、車體用不銹鋼、高鐵車輪、車軸用鋼等。2014年我國鐵路機車產量1658輛,同比增長15.5%,增速由負轉正。(鋼聯資訊)
- 上一篇:鋼材成交疲軟 期螺跌勢延續 2015/5/20
- 下一篇:中鋼簽46億大單 能否翻身待驗 20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