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回暖提升7月鋼市或將先抑后揚
上周(6月23日~6月27日),全國鋼市整體延續下行走勢。其中建筑鋼材市場呈現跌幅收窄的勢頭,個別品種已出現微弱的觸底反彈趨勢。天津冶供鋼鐵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國安分析,6月份國內鋼市進行了一輪較長時間的筑底夯實基礎的操作,鋼價仍弱調,成交也小有回落。進入7月份后,受經濟回暖提升及穩增長預期增強的影響,下游鋼材需求加速釋放的預期提升,成本市場存在底部反彈需求,且資金壓力有所松動,我國鋼材市場或將先抑后揚,但反彈高度不會太高。
袁國安表示,作出以上判斷的主要依據主要有:
微刺激效果漸顯,穩增長預期增強。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面正在回暖。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繼5月份消費、工業、用電等主要經濟指標回升之后,6月份經濟還繼續處于回暖通道之中。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升至50.8%,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高,且為今年首度回升至榮枯線上方。新訂單分項指數初值升至51.8%,為15個月以來新高。這表明我國的制造工業經濟還在進一步好轉,此前實施的微刺激政策措施正逐漸顯現出效果。近期國家高層對經濟增速的表述有了較大的轉變———李克強總理在英國智庫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保證GDP增速下限不越過7.5%。如若要實現這一目標,那么下半年的微刺激措施必須加碼,由此帶來了穩增長發力預期增強。
袁國安認為,考慮到穩增長措施有望進一步出臺,下半年經濟有望企穩,預計7月份國內鋼材市場信心有望逐步好轉。不過,鑒于基本面格局大幅反轉無望,因此鋼市反彈高度有限。
淡季特征明顯,鋼市供強需弱。6月份,國內鋼市的淡季特征開始顯現,下游實際用鋼需求減弱。華中、華南和華東等地區先后因梅雨天氣影響,終端采購出現明顯減量。可是,進入傳統淡季鋼廠卻逆市增產,鋼廠高位生產已經成為常態。這使得“供強需弱”的格局很難扭轉。
原材料成本支撐不足。經過長達數月的持續下跌,鐵礦石等鋼鐵爐料價格已經跌至階段性低點。鐵礦石巨頭競相降價,年內價格已下跌近1/3。澳大利亞FMG集團和力拓集團均發布最新礦石折價銷售信息,自7月1日起將按不同品種對出口中國的鐵礦石給予8%和14%的折扣,而之前的折扣力度分別為6%和12%。力拓則將在同日起將低品質鐵礦石折扣力度提至13%。在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1.137億噸高壓等利空的影響下,礦價要想反彈的難度很大。且鋼廠還將繼續面臨資金緊張的壓力,多數鋼廠繼續選擇縮短鐵礦石庫存周期,加上外海礦山的折價銷售模式和日益競爭激烈的礦市,都挫傷了原材料市場,鋼價的總體成本支撐依舊不足。即便礦價遭遇階段性底部的抵抗,但要想反彈也沒有足夠的動力,預計將在90美元/噸~100美元/噸上下低位震蕩運行。
基于此,袁國安認為,鋼市在微刺激政策的帶動下或有所好轉,但是仍難徹底擺脫弱勢格局。
- 上一篇:上市鋼企意外盈利 最大的推手到底是什么? 2014/7/2
- 下一篇:高鐵時代如何拉動鋼鐵需求 2014/7/2